找到相关内容4116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方是不是唯心造?

      西方是不是唯心造?   答:当然是唯心造。佛法讲‘万法唯心’,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心造的,我们念佛也是在念心;离心没有一切法,这要认识清楚。一切唯心,极乐是唯心造;地狱也是唯心造,心有贪嗔痴作杀盗淫,这就造了地狱;阿弥陀佛行四摄利益众生,这就造了佛国土。   地藏经说到地狱的大床,一人睡亦满,千万人睡亦满;还有火烧的铜柱使罪人抱。这都是睡在床上男女拥抱接吻、亲亲爱爱的,将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753930.html
  • 浅谈佛教伦理思想

    ”、“”。因为,“五戒”、“十善”和“四摄”、“”,既是佛教...”以外,还有“四摄”、“”。   先说“四摄”。   “四摄”,原意是指菩萨(在学佛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5560147.html
  • 问:佛家的“五乘佛法”的内容是什么?

    破除我执,而悟真空涅盘的道理,以此因缘法运出三界,而证得缘觉道果。 五、菩萨乘:以乘行持四摄法,发四无量心,广修万行的教法,运诸众生同出三界生死轮回,而成为菩萨。由此进修,圆满福智资粮,而证得最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0477538.html
  • 问: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条件是怎样?

    完备,守护具足节约不浪费财物,善知识具足交结善友,正命具足正当的生活四种安乐法;对当时的国王们讲到如何处理国内政治与睦邻问题。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、四摄等等。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3677561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大乘佛教?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?

    情人之喜乐,悲是同情人之忧苦),“无有疲厌” 地“为众生供给使”。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,并且特别鼓励“”和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45377636.html
  • 真圆法师答:修净土的,可以学《入菩萨行论.善说海吗?

    《大智度论》百卷可谓浓缩的经藏,或许从《大智度论》入手更为便捷。至于《入行论》,佛子可以一边读经一边学习应该不会影响修行进程。 修行是身体力行的真如实践,无论何门何派都必须在生活、工作中落实万行...

    真圆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9305782205.html
  • 观音心忍辱行

    ”之人是“远观”之人。在波罗蜜中能行“忍”之人,必能以“无为”作施的后盾,必能以不犯为戒的行持,必能恒久的精进,...中,“随缘历境修”何其困难,我现在才体会到“忍”波罗蜜于六度中之重要性,有波罗蜜的行持必有“四无量心”之相应,故能行持慈、悲...

    忍辱|慈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425491262.html
  • 菩提心的种类—认识菩提心(5)

    无上菩提和利益一切众生为人生唯一目标。   2、行菩提心   发愿之后,必须将之付诸于修行实践。整个菩萨道的修行,都属于行菩提心的范畴,内容主要为四摄。为布施、持戒度、忍辱度、精进度、禅定、般若度。经论中亦有十之说,即在之外加上方便、愿度、力度、智度。四摄为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   从名称上看,菩萨行似乎并没有多少奇特之处。从人天乘到解脱道的修行中,都有这些内容。那么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菩提心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7111333809.html
  • 慈诚罗珠堪布答:放生怎样做更如理如法?

    的问题。   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,可以归纳为种,这就是波罗密多。本来,大乘菩萨的见解、行为、修法,利益众生、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,但所有这些方便,均可以归纳成为。   如果我们能如法放生,即使是放一条生命,也有办法具备。如何具备呢?下面我们分别讲述:   第一、布施。   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:无畏布施、法布施和财布施。   无畏布施:   放生本身就是无畏布施。但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2/20561635492.html
  • 关于以戒为师

    、摄律仪戒,指受持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一切戒律,以摄护戒行和威仪;   二、摄善法戒,以修十善等一切善法为戒;   三、摄众生戒,又云饶益有情戒,以广修、四摄饶益一切众生为戒。   《...居士在《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》的报告中谈到人间佛教时指出:“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,就要奉行五戒、十善以净化自己,广修四摄、以利益人群。”这段话对于怎样实践人间佛教,如何自利利他,作了严格的界说。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243091.html